下载APP 天气预报
远光|当微短剧成为人设“工具”:预算飙涨至50万,赚钱要靠带货
时间:2021-06-21

今年年初,陈宁的公司放弃了微短剧业务。背后原因错综复杂,他感觉,短剧成为风口以来,市场仍旧在炒概念,而商业化路径还没有人跑通,这多少说明了一定的问题。

如果追溯短剧起源,可能要从2013年的《万万没想到》算起。当时,抖音还没有诞生,快手也没有出圈。《万万没想到》被定义为迷你喜剧,但从剧集内容来看,《万万没想到》同样具备了如今“微短剧”的特征:每季15集,每集5分钟,剧情紧凑,网感十足,痛点笑点密集。

早期的短剧,主要是在优爱腾播放的横屏模式,近两年,随着短视频的发展,短剧也顺理成章地在短视频的生态中生长出来。

去年10月12日发布的《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》显示,短视频用户已达到8.18亿,日均短视频产品使用时长110分钟。在短视频流量红利即将见顶之时,短剧这一内容模式成为平台争夺用户时长的新方向。

从2019年年中到现在,陈宁感受到短剧行业里巨大的变化,“不管是制作体系,还是预算,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”。与此同时,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之后,监管力量也开始介入。

去年年底,国家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新增了“网络微短剧”类别。这一类别规定了网络微短剧为单集不超过10分钟的网络剧,这意味着,“微短剧”被定名定性,市场已经形成较大规模,并被纳入监管。

日前,快手和抖音纷纷召开短剧发布会,各自公开成绩单,抖音表示,“新番计划1.0”期间吸引了110家MCN机构、1400余位抖音创作者参与,累计报名短剧作品达5000余部。而快手则公布,收录短剧已超20000部,其中破亿剧集占比超12.5%,快手用户短剧观看日活超过2.1亿,用户观看总时长也达到了3500万小时。

各维度数据一片繁荣,但数据背后,短剧仍旧处于“被定义”的早期阶段,平台、制作方和演员,各方在这个过程中能否达成利益统一,决定了整个行业盘子最终能有多大。